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汽水洗頭增髮量?醫:恐傷頭皮

近來網路流傳用碳酸汽水洗頭髮,傳說可讓頭髮有彈性、髮量增加且髮絲律動感更好;環保人士則流行不用洗髮精的「poo-free」運動,只用溫水洗頭。專家指出,汽水偏酸性,長期洗髮恐刺激、傷害頭皮,至於只用溫水洗頭,若頭皮油垢累積,可能發癢紅腫,引起毛囊發炎,乾性髮質較合適。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表示,頭皮中性偏酸,汽水含酸性成分,長期用來洗頭恐腐蝕頭皮角質層,反而造成傷害。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副教授林麗君認為,汽水含糖,用來洗頭可能讓頭髮黏膩、不適,她認為汽水洗頭不可行。
至於環保人士推廣純溫水洗頭的「poo-free」運動,俞佑表示,洗髮精含界面活性劑,可清潔頭皮油脂,只用溫水洗頭較難完全除去油脂,若油脂如堆積過厚,易使頭皮發癢、紅腫或甚至毛囊發炎,建議乾性髮質者較適合溫水洗頭。
部分嘗試溫水洗頭,不用洗髮精者,一開始覺得頭皮很油,但挺過油膩期之後,較可以適應,且覺得髮質、頭皮狀況改善。俞佑解釋,這可能是過去用了成分不合適或內含防腐劑、香精成分的洗髮精。
台安醫院頭皮治療室主治醫師張祺璋解釋,溫水洗髮得看環境,台灣冬天濕冷、夏天悶熱,頭皮油脂分泌多,且近來PM2.5霾害頻傳,建議可溫水搭配少量洗髮精。
俞佑表示,若想加入「poo-free」行列,可先一周單純溫水清洗一、兩次,觀察頭皮狀況,若發現頭皮出現問題,建議諮詢醫師,討論適合個人的洗髮產品或方式。

肝腎不好白髮增生 多吃黑色食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周宗翰中醫師指出,壓力大、用腦過度、情緒過於緊張,都會引起白髮的產生,除有少數人在青春期發生「少年白」外,當然也有許多其它因素,可導致頭髮變白,例如: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強大精神壓力下,有時會在一夜之間出現許多白頭髮。
從中醫觀點來看,白頭髮特別容易長在某些部位,可以窺見身體狀況是否出問題。譬如前額白髮增生,與消化、脾胃系統異常有關,有些女性不吃早餐、過度節食,前額較暗沉,也容易冒白髮或掉髮,建議從「改善氣血」開始,活絡氣血,使血液循環暢通,補腎益血。
黑髮小秘訣 吃黑色食物
若要調整脾胃虛寒的症狀,可選擇紅棗、龍眼乾、阿膠等中藥材。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C;龍眼乾可寧心安神、補氣補血;阿膠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另外,黑色食物如黑木耳、海菜、紫菜、黑糯米、黑芝麻等,也有助於恢復烏黑秀髮。
中醫強調,烏骨雞對肝腎不足者有幫助,並能緩解白髮增生。(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中醫強調,烏骨雞對肝腎不足者有幫助,並能緩解白髮增生。(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兩鬢斑白 肝膽不足所致
周宗翰中醫師強調,中醫認為兩鬢斑白是老化的象徵,是因為肝膽不足所致。由於兩鬢的反射區是肝臟,肝膽火偏盛的人或脾氣暴躁、愛生悶氣的人,常伴有口乾、口苦、舌燥、眼睛酸澀等現象,因此,須留意最近的情緒變化,以及生活和工作壓力是否特別大。
後腦杓長出白頭髮,與膀胱、腎氣不足有關。後腦杓是督脈,主掌一身的陽氣,反射區為膀胱經,若平時常伴有頻尿、遺尿,或出現尿失禁、泌尿道感染等問題的人,應多喝水、避免憋尿。
緩解老化 從生活改善起
事實上,頭冒白髮,只是黑色素細胞機能衰退、老化的自然現象,日常生活中,若要預防白髮增生,就得從延緩老化、均衡飲食、生活作息規律、適度運動、正常睡眠等做起,或是平日可以用指尖按摩頭皮,每天5至10分鐘改善血液循環。
目前認為可預防白髮或脫髮的食材有黑豆、胡蘿蔔、菠菜、韭菜、香菇、黑木耳。花生、紅棗、瓜子、葵花子等食物是可增強色澤,使頭髮更加黑亮的。水果類則有黑棗、柿子、桑椹、桂圓、荔枝等都有提升人體氣血循環的功效。而黑芝麻、黑豆有補腎固齒烏髮的功效。
《烏骨雞山藥枸杞湯》
【功效】:
烏骨雞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其「補虛勞羸弱,治消渴,中惡,益產婦,治女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烏骨雞入肝、腎兩經。烏骨雞和山藥與滋補肝腎的枸杞同燉,則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有更好的效果。
【做法】:
1.將烏骨雞汆燙去血水後,與清水浸泡過20分鐘的淮山(40克)、枸杞同置於砂鍋。
2.加料酒、姜片、熱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燉2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鹽調味。
【健康小提醒】:
凡感冒發熱、咳嗽多痰或濕熱內蘊者,以及有嚴重皮膚病者多不宜食用。

天熱補充水分不足 急性攝護腺炎上身

臨床發現,天氣熱、出汗多、水分流失速度快、加上水分補充不足,很容易引起攝護腺炎感染,預防方法為一天至少要喝2000cc以上的水,不要憋尿、時常排尿。
急性攝護腺炎又稱急性前列腺炎,主要由細菌侵犯攝護腺所致,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尿道灼熱感、睪丸、腹股溝、會陰部疼痛不舒服,伴有排尿不暢、暫時的性欲低下及性交疼痛等現象。
另一方面,急性攝護腺炎發作時,攝護腺液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容易隨精液排出,造成對方感染。
根據中醫理論,引發急性攝護腺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感染濕熱之邪,蘊結下焦,流入膀胱所致。常因憋尿、房事過度、外陰不潔、過食油膩辛辣而誘發或導致病情加重,屬中醫「淋症」、「尿濁」等病範圍。
急性攝護腺炎的病理表現有虛、實之分,一般而言,病程短、疼痛較劇、小便赤熱或發熱,多屬實症。病程長、疼痛較輕、小便清長、遇勞累尤易加重,多屬虛症。診斷時,須詳加辨別,不能因本病以實症居多,就一味投以過於寒涼之藥,而導致抵抗力下降。
針對這類患者,中醫常選用「熱淋湯」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利氣導滯、補虛益腎等加減方治療,以避免惡化,造成攝護腺增大、尿道阻塞、尿瀦留或尿中帶血等現象。
另外,也可用乾車前草30克,豬小肚一至二個,加清水煮爛,飲湯食肚肉或針刺膀胱俞、中極、陽陵泉、行間、太溪等穴,以幫助治療。
中藥治療急性攝護腺炎,雖比不上西藥來得迅速,卻能穩定病情,在服藥後不會產生過敏反應,抗藥性及毒副作用等現象,緩解期間服藥也有助於預防復發,不失為一項安全又有效的措施。
急性期攝護腺炎患者宜臥床休息,避免感受外邪,建議飲食宜清淡、多飲水、避免油膩辛辣煎炸之品、多食蔬果,並節制房事及保持下陰清潔等,以免復發。

憋尿憋過頭 也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

尿液長時間滯留 恐感染膀胱 甚至心血管疾病

開長途車前,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飲料。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春節9天連假倒數計時,但很多人都有塞車憋尿的不愉快經驗。尤其每逢長假,出遊的人潮車流眾多,塞在車陣中或景點廁所擁擠、衛生條件不佳等因素,往往讓人不得不憋一肚子尿。雖然古諺教導「忍一時,風平浪靜。」但在憋尿這檔事兒上,千萬別這麼能忍,尿憋久了,可是傷心又傷身!
從解剖學角度來看,尿液由腎臟過濾血液中過多的水分與代謝廢物,藉由細長的輸尿管流到膀胱儲存。膀胱是一個由肌肉包覆的中空器官,正常成人膀胱容量約500cc,當膀胱內尿量達150cc時,便開始產生尿意感。到了300cc,尿漲尿急的不舒服感就會一波波襲來,逼得咱們不得不去找廁所解放膀胱。
●長時間憋尿的後遺症相當麻煩,常見包括下列幾項:
1.感染:「流水不腐」這個基本道理「呂氏春秋」就提過。尿液本身是個極佳的細菌培養機,長時間滯留膀胱彷彿一灘死水,有利細菌大量繁殖;一旦膀胱黏膜遭受細菌破壞,短短數小時就會發生血尿、尿痛、腹痛、頻尿等膀胱炎的急性症狀。更嚴重的是,細菌沿著輸尿管一路上行,引發腎盂腎炎、腰痛、發燒、寒顫就會跟著出現,嚴重還會併發敗血性休克,相當危險。
長期憋尿造成的反覆感染則可能出現腎結石,腎功能缺損需付出相當代價治療。男性患者憋尿有時會讓細菌由射精管逆行到副睪丸,造成單側副睪丸腫脹、疼痛、發燒,嚴重還會合併尿路敗血症。
2.尿滯留:憋尿超過膀胱逼尿肌的極限,會使肌肉與神經元受損,需時間復原;一旦反覆累積傷害,讓膀胱逼尿肌無法復原罷工,就得接受導尿管引流,嚴重可能需長期導尿或恥骨上膀胱造廔引流。尤其對合併有攝護腺肥大的老人而言,憋尿更是造成急性尿滯留的常見原因。偶爾在急診室會見到患者憋尿憋到膀胱彷彿像顆鼓脹的水球,因外力碰撞導致膀胱破裂,需立即開刀修補的案例。
3.心血管疾病:憋尿時交感神經興奮也會引起血壓上升,若合併有心血管疾病者,可能出現胸悶、胸痛、心悸等症狀。過度憋尿對於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的誘發,無疑是火上加油。
▇ 預防出遊尿急,你可以…
1.適度補充水分:最好飲用溫開水,比起冰水較不易刺激膀胱、引起過動症狀。
2.少喝刺激性飲料與酒精:喝水應少量多次,雖然每人每天平均所需水分因人而異,但約落在1500cc至3000cc,一般可觀察尿液顏色,淺黃接近透明顏色代表水分足夠,琥珀或蜂蜜色澤就需多喝水。
3.適度預留解放膀胱時間:一般人平均2小時解尿一次,若需長途行車,出發前應淨空膀胱。
4.勿諱疾忌醫:出現排尿障礙或相關症狀,務必盡早就診,減少發生嚴重併發症。

年後動一動 揮別小腹婆

案例:李小姐過年大吃大喝,缺少運動加上多天熬夜、作息不正常,年假結束後身材走樣、體重破表,多餘脂肪累積身上,成了「小腹婆」。
大千醫院復健科醫師張雯媜:許多人過年時徹夜聊天、打牌、睡覺不固定,導致代謝紊亂,飲食不控制又缺乏運動,脂肪易堆積在腰腹及屁股、大腿內外側,體態變形,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透過適度運動改善代謝效率和循環功能,讓易堆積脂肪的部位緊致結實,維持心肺功能及優美體態。
要減重可藉有氧運動消耗熱量、降低體脂肪及內臟脂肪,有氧運動以活動到大腿、腹肌等大肌肉群為主,如快走、慢跑、游泳、騎單車、有氧舞蹈等,每次至少30分鐘就能加強心肺功能,兼顧健康與減重。
運動前務必暖身,運動如造成肌肉拉傷應立即就醫;不少人遇雨或天冷就不想出門,提供三項簡易運動,在家也能維持健康體態。
「揮別小腹婆」:坐椅上雙手扶住椅座,縮下腹,保持身體直立,雙膝往上抬起,維持10秒後再慢慢返回原姿勢,重複10次。
「打造小蠻腰」:坐椅上雙腳伸直,腳尖向上,吐氣時左手觸碰右腳尖,身體轉向右側,吸氣時,身體回正,重複10次,再換另一側。
「趕走大象腿」:站姿,縮小腹,右腳向後跨一大步;吐氣,保持身體直立,雙膝彎曲至90度,右膝不著地,雙手輕放左膝維持10秒後慢慢返回原姿勢,重複10次,再換另一側。

新年健康紅包/力行七分飽 健康輕鬆賺

今年給自己的健康紅包,不是要「增加」什麼,反而是要「減少」。這個減少是要吃得少,過去總覺得自己有良好運動習慣,能吃也不見胖,所以從不忌口。
喜歡在吃到飽餐廳打牙祭,平常也負責收家裡的「菜尾」,早餐要兩人份,午晚餐也得再加一碗飯,年輕時吃得再撐,也能須臾消化;但年過不惑,沒注意到新陳代謝變差,飽足漸漸轉為脹痛,甚且精神變差,卻渾然不覺或許是吃太多引起。
前陣子看到貴報健康版「飲食七分飽,『凍齡』抗老不是夢」報導,描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觀察猴子的研究實驗,相較吃得少及差的猴子,卻雙眼炯炯有神、毛髮茂密;反觀吃太好又多的猴子則雙眼無神、毛髮稀疏,這才驚覺近年大量掉髮、精神倦怠、外表快速老化,卻一直找也找不出原因,難不成我就是吃太多的猴子!
於是我開始力行「七分飽,身體好,不顯老」規則,每日嚴格控制飲食,沒幾天便發現精神大好,就算不睡午覺,也不像以前一樣會哈欠連連,且餐費減少又省荷包,賺進身心輕鬆,這種健康紅包不但得來全不費工夫,還一舉數得呢!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黑白變彩色 「單肢人生」不再苦悶

60多歲的翁望復,30多年前因一場職災奪走雙手及一條腿,僅存右腳可以行動,成了「單腳人」。幸好有妻子與家人一路相陪,親情加「義肢」的量,讓他重新站起來。
翁望復說,平日愛好歌唱排解憂鬱心情,但畢竟不能老是沈迷於「靡靡之音」,「很想做些什麼事,可是像我這樣,什麼事又都做不了」。他不否認,所有負面情緒想法,幾乎占據生活,擾亂睡眠。
今天市府舉辦推動民眾行動上網成果發表會,他上台領取結業證書,雖然非常吃力地用「鐵勾手」夾證書,但難掩喜悅興奮心情,直說上了電腦學習課程後,與臉書社群朋友互動,或上網查覽吸取新知,「當下人生從黑白變彩色,不再數綿羊,這樣夠了!實在是阿彌陀佛!」
翁望復尤其感謝指導他的南市電腦公會理事丁大成,不嫌他行動不便,非常細心又耐心指導,有何疑難雜症請教,不曾拒絕過,甚至主動送他一支觸控筆,好方便上網,有滿滿的關懷。
丁大成表示,翁先生學習動力強,非常認真上課,而且其他社區學員將心比心,讓他有充份時間可以一對一教導,對於未曾上電腦的初學者,不僅是學習挑戰,對他本身講課者也是種學習,讓授課能力再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