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少油限量增纖 減重不復胖祕訣

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年後有31%民眾體重平均增加1.7公斤,男性增加1.8公斤、女性1.5公斤。
減重不二法門就是「少吃多動」,坊間很多減重偏方像是單一食物減肥、澱粉肉類分食等,雖有短暫減輕體重效果,但水分流失,易營養素攝取不均,長期可能產生掉髮、便祕等副作用。
減重應以每周減輕0.5公斤為目標,建議生活落實均衡、少油、限量與增纖維的飲食原則,加上適度運動,才是健康減重最佳策略。
一、如何少油?
1.清蒸、水煮、燻烤、滷或涼拌的含油量少。
2.勾芡、帶湯汁的菜將湯汁瀝乾後再吃。
3.以清湯取代濃湯,去除上層浮油再喝湯。
4.油炸食物少吃,改吃蒸年糕、潤餅。
5.選擇瘦肉、去皮雞鴨或魚蝦,如牛腱、豬里肌。
6.火鍋沾料如沙茶醬、花生醬、芝麻醬,含油量高,建議先倒掉上層油,且需適量使用。
二、如何限量?
1.按計畫量進食,如規律三餐,不吃點心、飲料與消夜。
2.澱粉類應節食品如年糕、發糕等,以取代飯、麵的食用分量為原則。
3.酒精熱量高,應景最多1至2小杯勿過量。
4.飲料熱量高,建議改喝不加糖飲料。
5.零食、點心應節制,不超過100大卡。
三、如何增纖?
1.青菜熱量低又可增加飽足感,可多吃,但炒菜用油宜限量,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2.多選用全穀雜糧取代白飯,如糙米、燕麥、大/小薏仁、紫米與地瓜等,但分量須控制。

癌患體重不掉 可提升治療成效

高尚志(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癌症蟬聯33年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根據全台癌症營養調查202位癌友與家屬結果顯示,有近八成的癌友在接受癌症治療後,會有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近六成則有體重下降的問題,可能進一步影響療程,甚至存活率。
研究顯示,各類型的癌症病患,會有不同程度的體重下降,其中又以胰臟癌、胃癌與肺癌的癌友體重下降最明顯,不能輕忽此項訊息。
為何維持體重在癌症治療計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因為,癌細胞會產生發炎物質、腫瘤壞死因子等,導致癌友的食量變差,體重下降,造成營養不良;另一方面,癌細胞分裂的速度比一般正常細胞快,會消耗體內更多蛋白質,結果肌肉質量減少,影響癌友的整體生活品質與活動能力。
因此,癌友在接受治療期間,應該維持體重,並隨時記錄體重的變化,一般來說,如果癌友出現以下狀況,就要注意營養問題:
.體重持續下降
.出現貧血狀況
.精神不佳易倦怠、做事提不起勁
.爬樓梯、走路等日常生活容易喘氣、心跳加快
.食慾不振
要對抗癌症,平時就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若診斷出罹癌,盡量開刀去除病灶,並調整營養狀況,才有體能接受後續的化療或放療計畫。
而營養不能只靠打針,飲食相當重要,必須與醫師和營養師配合,攝取各類營養素,以及積極營養介入治療,例如使用癌症營養補充品,以維持良好的營養與體重,完成治療。

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

分享
正確補充營養 減少感染發生率
蘇秀悅(北醫營養室主任):現今醫療進步,癌症已非絕症,只要及早發現幾乎能妥善治療,但治療期間常會食慾不振、嘔吐倦怠,導致營養吸收不佳,建議癌友必須維持足夠熱量與水解蛋白質攝取,適當補充營養品,魚油等特殊成分也能有效抗發炎,維持體重。
癌症病友的營養狀況必須密切評估,通常病患在門診或住院時,均應進行營養篩檢,以安排適當的營養照護計畫,盡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友在一開始治療時,就要養成每天定時量體重的習慣,如果發現幾項情況,建議接受營養介入的治療。
例如第一種情況是,接受治療而預計有超過7天無法進食,或超過10天無法達到60%熱量需求;
第二種情況是,如果一個月體重下降超過5%,或三個月下降10%,或BMI值小於18.5的癌友,都要注意營養不良的問題。
如有上述狀況的癌友,說明熱量、蛋白質攝取不足,要想辦法「加餐飯」。除了三餐外吃額外的點心,或使用適當的營養補充品。
癌症營養補充品提供有癌友所需的熱量與水解蛋白質,適當的添加營養物,例如魚油EPA,可以減少體內發炎反應,幫助穩定體重。
癌友常因營養吸收不易,體重維持不易,建議可從三大要素來改善:
1.滿足熱量攝取的目標,如果食量有限,可以使用熱量濃縮的營養補充品。
2.足量的水解蛋白質,依據每個人的胖瘦不同,每公斤體重建議1.2公克到1.5公克的蛋白質。
3.足量的魚油EPA,臨床顯示需要每日2公克,一般市售魚油膠囊需要一次服用8-12顆才能提供足量。
最後仍要強調,癌友要養成每天量體重的習慣,透過營養治療維持體重和體力,可以幫助完成療程,盡早正常生活。

只想安寧不抗癌 罹癌拒絕治療變末期

1名40歲子宮頸癌第2期婦女拒絕治療,2年內癌細胞擴散成末期,臨終接受安寧照顧而尊嚴離世;不過,醫界認為,癌症未到末期,該救還是要救,抗癌和安寧並不互斥。
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這名在4年前患子宮頸癌第2期的40歲婦人,婦人在確診罹癌前,父親才因癌症末期而離開家人,罹癌期間接受各種治療,最後仍告不治,歷經許多痛苦及折磨。
看到父親臨終前的樣子,這名婦人獲知自己罹癌時,拒絕所有治療,放任癌細胞在體內擴散,直到全身轉移很痛後就醫時,已是末期,婦人轉院到馬偕醫院,安寧團隊介入後,瞭解婦人的原因。
方俊凱說,婦人自從拒絕接受治療後,與家人的關係就漸形疏遠,臨終前3個月的安寧照護,修補與家人的關係並更瞭解「安寧」的意義。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今天舉辦成立20周年「以愛之名˙用心相陪」活動,方俊凱認為,民眾對安寧緩和醫療觀念大為進步,過去觀念是「等死」,如今發展到「不救」,20年來各方努力推廣,不論是法律面、制度面、照護系統、人力資源都已逐漸到位。
然而,民眾觀念還是需要加強,方俊凱強調,有些因憂鬱症自殺、車禍意外等情況,民眾認為可安寧而不救,這是錯誤的,其實,可以救的還是要救。
方俊凱指出,安寧是在癌症末期、或器官衰竭時生理上的末期,而非前述心理上的末期,目前在醫療面強調,抗癌及安寧緩和醫療並行,讓患者在不能救時,還有安寧的道路。
展望未來,方俊凱提到,安寧照護品質提升,讓死亡品質更好,家人在安寧病房死後送到往生室,讓家屬多陪伴幾個小時,遠比直接送到太平間,進冰庫進行宗教儀式的方式,能讓家屬有更多情緒緩和的空間,並還能進行悲傷輔導。

洗完最後一次澡 奶奶微笑長眠

十月的第二個周末是「世界安寧日」,多位從事臨終關懷的學者專家昨憂心地說,安寧緩和醫療在台推動廿年,迄今仍有許多人誤以為安寧療護就等於「放棄治療」或「安樂死」,相關法令雖日趨完備,近年卻進入停滯期,呼籲政府應透過政策引導,避免安寧照護的品質參差不齊,甚至讓某些醫院淪為只送終卻不顧尊嚴的地方。
由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與聯合報合辦「世界安寧日論壇」昨天登場,邀請各界檢視台灣安寧療護的現況。聯合報副總編輯謝邦振應邀致詞表示,每個人終須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刻,如何走得平順、走得有尊嚴,有安寧緩和醫療至為重要。
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根據統計,國人已有十三萬人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並在健保卡註記,代表台灣已是先進國家。他強調,每個病人都有醫療自主及選擇善終的權利,但安寧療護的質與量都必須提升,否則「與坊間的葬儀社並沒有兩樣」。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與聯合報舉辦「世界安寧論壇」,滿場觀眾專心聆聽安寧療護推手趙可式說感人故事。
記者程宜華/攝影

分享
「台灣安寧醫療之母」、成大護理系教授趙可式舉例,某日醫護人員替一位臥床多年、久未沐浴的奶奶洗澡,只見奶奶笑得燦爛,洗完後說「好舒服啊,現在我要來睡一個香香甜甜的覺」,不久老奶奶在睡夢中平靜離世。她說,這就是安寧醫療的精神。
問題是,目前台灣的照護品質良莠不齊,有些醫院的病房大排長龍,病患還沒來得及接受照護即去世,有的則門可羅雀,開了又關。她擔心,部分醫院因訓練安寧療護醫護人員的資源不足,以致服務品質不佳,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台北榮總家醫部安寧緩和醫學科主任林明慧感嘆,自民國七十年起,衛生機關的最高首長的任期平均只有廿一點八個月,以致能長期投入推動安寧療護的首長不多,自始至終都無法制定一個國家級的安寧養護標準。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邱泰源則表示,現在全台各縣市政府雖極力推動社區安寧居家照顧,但醫師居家看診一名病人要花兩小時,健保給付的金額卻偏低,誰會去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要求醫師提供這樣的服務,至少要提高合理的補助。
昨日參與論壇的唯一的政府官員是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王宗曦,但她會議中途才到,也僅回答一個問題後便離場。她說,會將與會人士建議帶回部裡討論。

冒用健保卡 累犯最高罰百萬

健保卡可別隨便借人用,一名國人熱情款待來自印尼的朋友,連健保卡都出借給友人看病,以為只是簡單感冒咳嗽,不料痰液檢查竟為肺結核陽性,等防疫人員把藥物送至家裡,還要當場看著他吞下去,他才坦承私下借卡。
為了嚇阻違規事件發生,健保署宣布在農曆年後實施處罰新制。健保署違規查處任務小組科長李忠懿表示,即日起只要查獲使用他人健保卡就醫,不管是借卡人與被借卡人均將函送法辦,面臨行政處罰,第一次處以領取保險給付的兩倍罰鍰,第二次則提升至五倍罰鍰,第三次為10倍,第四次以上罰20倍,最高可罰100萬元。
李忠懿表示,近四年來共發現六起借卡違規事件,其中五件係從檢調單位移送通知,一件為醫療院所第一線醫護人員主動通報。
「這應該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李忠懿說,台灣健保給付範圍完整,加上就醫方便,以致部分滯留在台逃逸外勞及大陸來台觀光人士等,向親朋好友商借健保卡就醫,實際數量應遠超過帳面上的數字。
該名民眾熱情過了頭,連健保卡都拿出來招待友人,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印尼友人竟然為肺結核患者,依照現行制度,結核病患需接受「都治計畫」,防疫人員天天送藥上門並親眼看著患者服藥,他才坦承違法。
李忠懿表示,六件違規事件中,兩例為東南亞外籍人士,一例為大陸親友,三例為積欠健保費遭鎖卡的本國民眾,都為第一次違法使用健保卡,必須繳交健保給付金額的兩倍罰緩。該名來台探親的大陸人士為28歲女性,來台前就確診罹癌,在台期間持已入台籍胞姐的健保卡就醫,接受癌症治療,兩個月就診四次,光藥費就高達四萬多元。
李忠懿呼籲民眾,健保資源有限,全民應該一起監督違規不法,減少醫療弊端及浪費,千萬勿以身試法。

僵直性脊椎炎不再冷到受不了

生物製劑減緩疼痛!僵直性脊椎炎不再冷到受不了
天氣變冷,有些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症狀也復發了;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林宗義醫師表示,患者應注意保暖,按時服藥回診,規則的做些緩和的伸展操、太極拳等運動;同時避免過度進補,以免腰背酸痛或僵硬的情況加劇。
林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四十歲前的年輕男性,發病前數月或數年前即有腰酸背痛、久坐久站僵硬感增加的現象,甚至關節腫痛、積水,最明顯的是「晨間僵硬」,睡醒時全身僵硬痠痛,像「木頭人」一般;若不積極治療還要擔心三大併發症,包括罹患心血管疾病、影響胸腔肺功能,還有外傷時易造成僵直的脊椎損傷而導致半身癱瘓等,呼籲有類似症狀者,儘早至風濕免疫科就診。
一旦確診,醫師會開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發炎指數仍偏高或出現週邊肢體關節炎,則可使用免疫調節劑;若再無法改善就可專案申請「生物製劑」。而面對現今種類多元化的生物製劑,在選擇上難免會多所考量。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針對風濕免疫疾病病友及部分該科別醫師進行調查,發現病友在選擇生物製劑時,最關心此五大面向:「療效、選擇性(專一性)、副作用、長期使用率、健保」。林宗義醫師說,目前國內生物製劑療效都很好,但需注意副作用,患者施打後如有感冒、蜂窩組織炎、尿道感染或其他感染症,痊癒時間可能會拉長。
林醫師也曾收治一名國中男生,發病後腰背痠痛、脊椎僵直、髖關節受影響導致走路一拐一拐,承受了許多來自同學的異樣眼光,念到高中就放棄升學;後來輾轉至風濕免疫科就診,照X光、抽血後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林宗義醫師以標準療法治療一年後,發炎指數仍高,走路步態也不穩,經申請健保給付生物製劑治療後,患者的行動能力已恢愎到幾乎和正常人無異了。林宗義醫師表示,生物製劑問世後的確造福了很多患者,呼籲有類似病狀一定要及早就診,積極治療!

長期走動站立 足底筋膜炎上身

病例:頭份市45歲王姓婦人平常工作時間都要久站,回到家中又馬上下廚,直到忙完才有機會坐下休息,近幾日早晨下床或剛從椅子起身走動時,足跟底部都會劇痛,就診後發現是「足底筋膜炎」,接受注射止痛劑、類固醇等治療,加上每天適時做舒展運動後,症狀才緩解未再復發。
苗栗縣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骨科醫師洪志昌:
「足底筋膜炎」的常見症狀是足跟底部會發痛或受壓後疼痛,可能與性別體質老化差異有關,女性比男性常見,主要是足底筋膜連接足跟骨部位損耗過度發炎所造成,疼痛有時會從足跟往前蔓延到整個腳掌影響生活。
「足底筋膜炎」好發於40到50歲婦女,一般常以為只是一般痠痛,往往拖了一、二個月後才察覺狀況有異而就醫,如果連接處磨損過度,可能會長出骨刺,但不一定會感覺較疼痛,必須經X光等檢查才知道。
目前治療方式以物理治療為主,輔以止痛藥物,建議患者下床前或久坐要起身走動前,先溫敷患部及緩慢拉伸足底筋膜,待症狀緩和再走動;再來是改穿較柔軟有氣墊或有足弓支撐的鞋子,也可使用足跟、足弓墊,並避免赤腳走動,若復健一段時間加上藥物治療都未好轉,則可考慮注射類固醇治療。
「足底筋膜炎」病患通常是做家事或工作走動、站立過久所致,日常保健很重要,平時應盡量避免長時間走路、站立及激烈跑跳,並抽空做腳底拉筋暖身運動、更換對足跟友善的鞋子。